社会实践日记

时间:2022-07-25 02:56:51 社会实践 我要投稿

【热门】社会实践日记范文汇编8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实践日记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社会实践日记范文汇编8篇

社会实践日记 篇1

  今天八点半集合,按照昨日的计划进行调查。

  我们各自骑自行车,向目的地文化局进军,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走进文化局我们有幸见到了文化局负责人和我们很合作,他具体的给我们介绍了市区文化的建设情况,虽然各项活动都有,但毕竟有点少。

  安科长指出:小区文化是一定区域、一定条件下住户成员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小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公众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其中,价值观在小区文化的核心。小区文化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形态而存在,这种形态既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具体来说,小区文化可以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小区环境是公共文化的第一个层面。它是由住户共同创造维护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是小区精神物质化、对象化的'具体体现。它主要包括小区容貌、休闲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生活环境等。通过小区环境,可以感知成员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外在形象。如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设施可以充分体现小区关怀、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社区理念。当然,怡人的绿化园林、舒心的休闲布局等都可以营造出理想的环境文化氛围。行为文化也可以被称为活动文化,是小区成员在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通常所说小区文化都是指这一类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实际上反映出小区的风尚、精神面貌、人际关系范式等文化特征。如儿童节晚会、国庆节联欢会、春节游园会、重阳节文艺汇演、趣味家庭运动会、钓鱼比赛、新春长跑等等。制度文化是小区精神、小区价值观、小区理想等相适应的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同时,这些制度等对保障小区文化持久、健康地开展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制度文化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另一类是公共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小区的公共制度都可以反映出小区价值观、小区道德准则、生活准则等。为保障社小区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现在很多小区管理部门都成立的有关部门,负责小区文化活动建设工作。成立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组织。

  从安科长的话中,我们受益匪浅,了解了更多的小区文化。最后我们拍集体照,以示告别。

社会实践日记 篇2

  第一天

  7月12日

  我们跟随岭南师范学院IT·启蒙社会实践队到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马兆小学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围绕乡镇居民对“三无产品”的认知程度开展课题调研。今天,我们准备好了调查问卷及相关设备沿路进行关于“三无产品”的调查。一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些热情的叔叔、阿姨们,对于我们的情况颇为关心,他们也积极参加了我们的调查。但是一开始对于我们的调查是保持着戒备的心情,后经过我们的解释,他们还是欣然接受我们的调查。根据实地情况,我们采取以粤语的方式进行交流,并且解释了我们是湛师的学生,是来进行课题研究的。做好了这些准备,就更加方便、快捷地跟他们进行交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我们的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带着工作证进行调查时候,他们会非常的戒备,认为是政府,机构的进行调查,让他们非常抗拒、紧张,后来我们一致决定先把工作证收起来。结果很明显,他们更加乐意为我们填写问卷。

  在调查中,暂时发现村民们对于“三无产品”的了解,并不是很深,甚至有些人根本就没有去了解这一些东西。

  在第二天,我们打算继续开展活动,往更多人的地方进行调查,吸取了第一天的教训,我相信会更好的进行在经过今天的调查活动,发现了我们自身的不足,让我们明白了在语言方面的沟通需要加强。同时,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老人们坐在一起,望着小孩子嬉笑玩乐,大人们则在一旁安护着的一副场景,为我们沿途幸苦的调查,增添了一缕温馨的和风。

  第二天

  7月13日

  今天早上,看着可爱的小学生兴奋地一大早来到了学校,还在睡梦中的我们顿时睡意全无,精神满满。我们依旧如昨天一般,带上我们工具出发了。冒着炎炎夏日,有了昨天的经验,我们信心十足。尽管汽车驶过,烟尘滚滚,我们还是无惧地迎了上去。到了一个新的村子,我们便开始投入调查。

  很快,我们看见了一个阿姨正看着我们,我们便拿着调查问卷走上去,我们的组长很积极地在解释来的目的,说:“我们是来自湛师的学生,这是我们学校要求调查的课题作业,希望你能帮我们完成。”阿姨带了点惊讶,后面便说“我不会填这些东西。”就转身离去了。刚开始就吃灰的我们,感到很失望。接着又继续在村子里面找下一个目标,但是看着门前的只有些老人家,我们便没有上前去打扰了。眼看着最后一个屋子就要走过的时候,我们几人决定向下一个村子出发。

  于是,我们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市集。一个杂货店的阿姨很热情地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在介绍当中,我们顺势拿出调查表让阿姨填写,可是阿姨却说她不会填,看不懂,我们就忙在那里解释,阿姨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托,最后只好再又另寻目标了。紧接着,我们继续沿路寻找,来到了一户人家。我们再次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在我们一番解释后,他们欣然接受,为我们填写问卷表。走了老远的路,失败了无数次,今天终于成功填写了第一份问卷。接连几次,在我们解释下,村民们都乐意为我们填写问卷。

  在之后,我们成功了几次,失败了无数次,最终遗憾地决定今天就到此为止了。

  在今天的工作中,发现村民们大多都不了解“三无产品”,然后就不想为我们填写调查问卷,在我们再三解释:这没有关系的!他们也仍然不愿意为我们填写问卷,这让我们很无奈、很无力。希望明天有新的进展!

社会实践日记 篇3

  今天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第4天。尽管类似的感慨已经繁如牛毛,但我还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转眼间“下农村”活动已经接近了尾声。

  回首过去的日子,仿佛就是发生在上一秒。还记得吗,我们在7月11号乘着大巴来到了平江,那是我们探索新农村迈出的第一步;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的发放一份份问卷,进行一次次基层访谈;那是我们为了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一次次努力;还记得吗,我们在机房中敲下一个个字符,手指在键盘上飞舞,那是我们对于一天的活动进行的反思……太多的太多,一切的一切,汇聚成了两个字:成长。我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我们在实践中收获了友谊,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在实践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生活,尽管新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陌生,但是因为有了老师的帮助,同学们的'鼓励。所以我很快的从最初的不适应中调整了过来,积极投身到了实践活动中,及时的完成了一项项的任务。也算是对自身能力的挑战。

  其实,这次下农村除了体验生活以外,还有另一层意义。毕竟这是高一同学参加的最后一次统一活动,以后就要分班了,迎接我们的是更紧张的学习生活,以后想再要有类似的体验,机会绝不会多。这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的机会。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所以要倍加珍惜。

  而且,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了解到了从教科书上得不到的知识。那就是农村、乡镇居民的真实想法。他们中的一些人想法很朴实,就是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切实的提高生活水平。这样的观念虽不见得有多高尚,但却很真实。毕竟,衣食住行是关乎到每个人生存的问题。没有物质上的保障,何谈思想上的追求?

  类似的想法还有很多很多,凭我的一支拙笔自然无法写尽。只是想浅谈几点,与大家共勉。

社会实践日记 篇4

  8月8日 天气晴

  从8月1日开始,一直与深圳阳光下义工队联系,不断地与他们联系,相他们解释整个社会实践调研计划,还有就是向他们说明自己想要得到的帮助。初次的接触,取得初步信任,确实需要时间。他们先向我要了联系方式,然后是身份证,最后还有基金会的公函。一系列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弄完后,终于在这一天,义工队的人打了电话给我,并将那三个人的电话号码给了我。心中那种快乐时无法言说的。努力了那么多天的回报,确实让人喜出望外。第一道,也是颇为艰难的一步已经踏出了,其余的调研还会远吗?

  就像是在饥饿原本只想要一碗米饭,他却给了你佐菜一样,义工队的组织者已经和他们说明了情况,而我一星期以来联系的那个人,正是他们视为大哥式的人物。我们的采访基本可以顺利进行了。

  说实在的,联系确实不容易。没有考虑到的,电话联系比邮件联系更有真诚,也更容易让人答应。刚开始的邮件联系时,义工王先生直接就打电话过来,当然结果是被臭骂了一顿。还好,这顿臭骂还是学到知识的。起码,在调研的时候,除了说清调研的内容之外,还要说说自己的联系方式,好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想了解更多的时候,联系也方便。

  8月9日 天气晴

  鼓起勇气打通了联系人的电话。他是湖南人,说话很nice,我甚至还想好了冷场的时候说些什么,确实是我多虑了。第一次采访,我们俩都有点紧张,但是还是顺利地了解到一些基本的信息。知道了他的大概经历。他说道他的爷爷和爸爸的时候会有一些哽咽。我想有一句话,是触动我了。我不是一个孝子,虽然很想家,但是,我要趁着年轻出来,干出一点东西,我要让证明我自己。他在第二天,主动打来了电话,跟我说他的苗木基地,说他会去苏州出差,考察整个苗木市场。他刚出来的时候,也经历过彷徨。从政府的人事部做到去深圳、东莞加入南下大军,到最后,找准自己的市场,开始了创业。其实,他也很普通,只不过比其他人多了一次失足的经历,心里害怕再次犯错误,仅此而已。

  我想,我不必担心他的`话有虚假的成分。因为我所联系的王先生确实是他们的大哥,而且也真真实实的被他们认为是大哥。这一群体害怕再次犯错误,所以,在心里上需要一个引路人,他们怕说错话,所以总是显得被陌生人采访的时候有所顾虑。这有好有坏。第一是,你永远都不用害怕他会说谎,因为我事先已与王先生的联系了许久。第二是,他们会向你保留一些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个陌生人,他们是决不会轻易放下戒备的。王先生让我说我是该组织的志愿者,这样采访起来方便,也容易取得信任。只是,我觉得,我的采访对象,有权利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这些资料是送往什么地方的。这是一种尊重。与王先生和采访对象沟通,得到了谅解。所有的都看起来是那样的顺利。

  8月11日 天气晴 于电话中

  采访了第二个人,来自深圳。18岁进看守所,19岁入狱。在高墙中生活了5年。他说话的语气很温和,听声音,你会相信,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如他所说,他伤害过社会,也不求社会上所有他接触的人都喜欢他。这个群体,对他出来后,会面对的问题,确实有一些了解的。他知道,他会遇到歧视,来自家中亲戚,或者来自同村。他是我接触的心态很好的一位,从他的采访中,我也知道,他是一位颇讲义气之人。他会为了他的两位兄弟,放弃自己在快递公司将要谋到的职位。他也是一位乐观的人。从他的谈吐中,我惊讶于这样一位曾经有过这样经历的人,不肯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从保健品到针织厂、从文化公司到快递公司。这与我所以为的想法相违背。我总是想,这样一个群体的人,与社会脱节了一段时期,文化水平也不高,应当在找到工作后,心存感激,老老实实地去干。原来,他们也有追求,而这种追求,不亚于高知识群体。他既不满足于自己现状,也知道应当安安分分地创造另外一种生活。我想这是他过人之处。

  至此,我采访的两位仁兄的基本事实已经了解,但是,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总是不知道如何发问,一直持续了好久。决定看一下组长的策划书,才发现,组长所要采访的解教后的青少年是少管所的。难道要做无用功?组长打电话于陈晓运师兄,监狱也是可以的。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解教青少年准确说是解教刑释人员,这当然也包括做过监狱的人。那么我们的计划书是不是应该要完善呢?

社会实践日记 篇5

  这天是我们实践小分队活动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集合一齐统计整理昨日完成的问卷,接下去就讨论下午的行程及相关问题。暑期社会实践日记。

  下午1点半,我们小分队在校门口集合,然后一齐出发前往问卷调查地——少年宫,因为思考到这天是周日,少年宫人流量比较大,对我们的问卷会比较容易些。一路上大家也都蛮激动的,经过转车及步行,我们最后在3点到达少年宫。队长随即给我们分组、安排具体工作。我们立刻开始这天的问卷调查,分组进入少年宫。这天少年宫的确蛮热闹的,有很多小朋友,自然有很多家长陪同。我们开始寻找目标,开始我们的问卷。这天遇到的人大都还蛮热情的,很爽快地为我们做问卷,但也有个别人不是很配合,这种状况也是难免的,我们并没有气馁,继续寻找目标。看到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家长也很开心,对我们的问卷也有必须的兴趣,有些家长还提出了他们的一些见解与看法,我们也受益匪浅。经过昨日下午的问卷调查,这天做起来也没那么尴尬了,我相信这次实践对我的帮忙会挺大的',能够让我得到不少锻炼,所以我蛮认真对待的。大家都挺努力的,用心地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后我们在少年宫门口集合,还看到小朋友在玩吹泡泡,感觉有种回到童年的感觉。

  下午四点多我们结束调查,大家吃玩饭后一齐回校,虽然下午走得有些累了,但是还是蛮开心的。

社会实践日记 篇6

  这次活动发生在四年级,一处过去了,可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记得那天上午,老师对我们说:“昨天接到上级领导的命令,下午全班女同学带桶、钢丝球、抺布,男同学带扫把和小铲,我们辊年级同学将要把霞山西村打扫一遍。”

  下午,全班同学整装待发,甚至还有的同学戴上帽和手套,简直是一级清洁工。先从西村边界开始,一部分男同学拿起扫把轻轻地把一要小道的`包装纸、塑料袋等扫成一堆,再铲入垃圾桶里,满了再拿去附近的垃圾池倒了。另外,女同学也打好水,然后往墙上泼,随后另一批男同学便随着女同学,用铲子把墙上的“牛皮鲜”一一清理干净。铲过一遍后还要用钢丝球和毛巾擦一遍。差不多擦完了,几位老师还汗流浃背地干着。原来刚上任的谢校长发现在一间小屋旁杂草丛生,蝇飞蚊舞,老鼠四处乱蹿。于是我们便借了几把锄头。经过我们的锄整之后,这儿不再杂草丛生了。都是因为谢校长和我们这些不怕脏,不怕累的孩子们的杰作。看着已清理的杂草、垃圾和这块焕然一新的空地,我们必里甜滋滋的。当然,村民们也都笑了。相信他们会珍惜我们辛苦劳动的成果的。

  这时候,我感觉到我的红领巾仿佛比平日更红了,飘得更高了!然而,我更难以忘怀这次所做的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实践日记 篇7

  7月1日00:08周四晴

  今天终于开始动笔写日记了(鼓掌)。

  其实在动车上、船上就想写了,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与空间,于是拖到现在才动笔。

  先记动车的经历。生平第一次坐硬座如此长时间——闲聊、打牌、听音乐、睡觉,总之是要尽一切可能killtime。打牌还是十分有趣的,睡觉总是最难受的。我换了无数种姿势,就是睡不爽,上课的时候怎么那么不舒服的姿势就能睡得香呢?三点种时放弃睡觉,开始听音乐,反而能迷迷糊糊进入半睡状态——听重金属还能睡,我果然强。

  动车的经历只记得这么多了,到宜昌就一路奔到码头,上船、开船,船上的旅行开始(我到目前为止,还有我是在旅行的感觉,其实真正的旅行也不过是一场另一种形式的'实践嘛)。感觉比起我五年前来三峡,江水变脏了、变浊了许多。陈润说是因为下了雨,水中的沙起来了,可是水面上的漂浮物明显比以前多了。甚至到了西陵峡,还有不少东西在水面上漂,而且时有见到船上的人扔东西下去,痛心。(ps:愈接近有人的地方污染愈严重,积累到坝区最脏。)

  除去漫长无聊的过坝(过坝大约三小时,加上等船和减速的时间耽搁,差不多要五小时,实在是很浪费时间),整个行程风景都很养眼。不过三峡大坝的那个五级船闸还是非常壮观的——那么厚重的闸门层层开启,又在身后层层关闭,一时间让人感觉不知置身于通往哪里的另一空间了。

  过了葛洲坝后景色就开始好起来,于是不顾动车缺觉,坚持站在船头看风景,一直看到三峡大坝,感慨了半天山的移步换景,水增山的灵气。

  但是三峡真正美好的景色是在夜晚度过的,实在可惜(神女峰等等都没有看到)。可是在夜色中看三峡却又有另外一番味道。到巫峡那一段,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河道变窄,水流变急,两边的山都看不出本来郁郁葱葱的鲜艳色泽,化作一片黑影,向船上压过来。到了夔门更是如此,山势更加陡峭,如墙一般的立在河道两边。可是一出夔门,河道立即豁然开朗,真的有如出了一道巨大的石门一般。然后便看到了一片五光十色的灯火,原来白帝城已经到了。记得以前白帝城要爬很久才能到山顶,现在水位上升,那儿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岛了。

  还有印象的好像是到奉节港口,远远的从黑暗中看到星星点点的灯火,之后在江水的影映之下,梦幻的水晶般的城市出现了,再近一些,梦幻变成了现实不那么好看了。

  就这样裹着一条被子坐在船头看夜色中的三峡看到两点,如此经历一生恐怕再难经历一次了,难忘。

  早上,看到万州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远远的透过大桥看到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市,好像刚从大自然的怀抱里走出,回到发达的人类社会。

  以前听陈润形容这里像阿富汗,但是远比我想象中的好,很现代化的城市(虽然也有很多旧房子)。我每到一个城市都习惯性的拿他同武汉比较(结果往往是家乡比较好,呵~~),就发达程度而言显然比不上武汉,但是城市给人的感觉很好,比北京给人的感觉好。看来我还是喜欢南方的城市。

  太困了~~我睡一觉先~~

  7月3日21:45周六晴

  啊~~我居然拖到现在才又开始动笔,真实懒。就现在的印象来看,我对万州的初印象应该可以统统翻盘了。这个城市(现在应该说是重庆的一个区了)贫富差距很大。我们初到之时,看到的是万州的中心地段。从这里看跟任何一个大城市没什么两样——超市里的商品(日用品、食品类)很齐全,各种大商场、专卖店也有,不过几天看下来,还是有差别。比如说看这里据说最好的商城,一楼化妆品的品牌并不是很齐全,多是中低档的(大众品牌),由此可以看出整个商场的定位(这是最快的定位方法),就武汉来比较,属于中低档,就北京来说,更是如此。小精品店也很有点味道,但是进去看,样式还是武汉去年的样式,时尚杂志前年的样式,也就是说,流行文化比大城市差了一个档。

  但单从生活水平还不错这一部分来看,这里的人消费水平是相当不错的,懂得享受生活,(也就是肯花钱,看看陈润就知道了:)今天采访的出租车司机的生活也印证了我的看法,他说这里的人比天津、北京人都舍得花钱。(不过这里的起步价也低,5块)

  我是来调查移民的情况的,来之前还有点是来锻炼、受苦的心,现在已经怀着一颗坦然的享受的心了。住在闹市区的宾馆(标间,绝对有二星的水准,包括来时坐的船也是有独立卫生间的游轮三等舱),吃的嘛,到目前为止,只出去自费了两餐——区委、三峡局接待的,还能有差吗?不过接待人的头衔、姓什么的我都忘了,记得也对不上号。吃好的我当然是乐于享受(有那么一点点内疚吧),唯一痛恨的是敬酒,没完没了,我又不会说话。这时候就死佩服陈润和姚浣芬。

  至于小吃嘛,第一天的第一顿就跟着小邺和小强找到一家凉面店吃了凉面和凉粉(程凉面,据说很有名)。叫少放点辣子,还是超辣,吃过好久胃里还像火一样的烧。不过很好吃很好吃,面劲道,料酸中带甜,叫人欲罢不能。今晚还去吃了传说中的格格。原来就是小笼粉蒸肉,羊肉的最好吃,可惜放了辣子。又叫了烧卖(学校的太难吃了),竟端来了扣肉!原来他们这儿这东西叫烧白。语言不通啊,我还自以为毫无问题呢。对了,著名的火锅也吃过了,店很专业的感觉,底料竟是红油!虽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腻,但还是不习惯。我喜欢在火锅里打生鸡蛋,可是面对如此大的一个锅,实在是不好意思。

  印象鞋的差不多了吧,对了,还有夜晚可以听到隐隐约约低沉的汽笛声从江边的码头传来,很有感觉。

  我又困了,明天还要早起出去玩呢。移民的问题大概今天是不可能写完了,为了保持日记的完整性,我决定明天再写。

  7月5日10:02周二大晴天

  昨天太累了,今天早上七点多时,挣扎了一秒钟要不要出去爬山,最后温暖大床胜出,于是现在房里只剩我一人,开始补日记。

  下面要写道移民了,这可是大头。移民局给我们的两个主题是移民的后期扶持和产业空心化。最开始去参观了格立的一个电容厂和一个作得还不错的电池厂,算是了解产业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所有的信息都得自于厂长或其高层人员还有科委的汇报和相关问题的解答。要是前几天,我可能不会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现在,我就会怀疑我所听到的是否是实际情况了——起码厂长的说法就和科委的人的说法不那么一样。

  我们听到了什么问题呢?格立新元(就是做电容的那个)在微利的边缘,微利也是得自于现在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水电价格、运输成本,还有一个巨大的代价就是环境的污染。如果这些就是获取利益的优势的话,那么这些优势显然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的。像这样作电子器件的在国内的大环境都不好,这么一个对口支援的'小厂也不可能有什么经济实力和人力来作新技术的研发开新市场,在我看来,就靠着高层管理人员的思想方向不错误,还在现阶段维持微利,所谓发展壮大,我是看不到什么前景的。对于移民来说,这个厂最大的贡献,就是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

  至于万光电源,那个厂长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说了不少愤世嫉俗的言语,但是厂子的发展的确是有希望的。这是一个全迁的厂利用迁厂扩大并重新规划了厂区。按厂长的说法,作为补偿,国家的投钱是绝对不够的,大厂子图有空壳。厂子里面也的确是绝大多数可以使用自动化的设备完成的工艺还使用的是人工,而且对工人的保护措施也做得不够。但是这个厂在搬迁的整个过程中还保持着现金流是活的,利用这个机会把厂扩大了也是事实,所以我觉得并不像厂长所说的那样搬迁是弊大于利。而且从这个厂的发展方向看来还是很有壮大的希望的。我们去的那一天,他们正在办上市。他们的产品75%出口东南亚,其中“‘玉兔’品牌驰名中外”(我没听说过,土了),下面还打算把旧生产线修一修补一补送到贫穷的第三世界小国去“掠夺”他们(厂长语)。能做到并打算做到这些,这个厂还是应该有很强的实力的。厂长的抱怨有谦虚之嫌,不过他说的一些问题还是很值得去想一想的。比如小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因资金周转不开而倒闭(三峡移民把不行的企业都“过滤”到水下去了)。还有万州以及整个西部作为资源输出型地区要发展产业,常常是以高污染为代价的,但是也不能因为这样的发展让人心痛就不发展了,那儿的人也要吃饭啊。

  还有就是万州的产业链发展很不完备,移民就更加让它变得七零八落。按牟书记的话说,是国家投钱太少,让万州的产业停滞不前。可是万州要国家多投钱给它的理由又是什么呢?这个以后再说。还有一个显易的问题就是失业——所谓的下岗。40多万的的就业人口,4万多“登记失业”,这就占10%了。可是现在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听到的最多的说法是超过10万人失业(移民局局长的花儿向阳开的那些说法大概已经引起“公愤”了)。

  还有一个与产业相关的是我们还临时到“谭木匠”去参观了。我听到“谭木匠”的总部在万州惊喜了半天,一直盘算着能低价买点梳子回去送人,结果连看看那个精美的盒子是怎么做的的希望都破灭了,说是什么得奖作品、商业机密。梳子也只能到各地连锁店里去买。我说怎么万州走两步就看见一家“谭木匠”呢(当时万州的档次在我心目中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梳子厂里的确如介绍的那样安排了不少残疾人,管理也是很不错的。在我看来,生产梳子不是什么难事,一个小厂,对员工稍加培训就能做到。“谭木匠”做得好,就是它的统一风格的小店和小店气氛吸引了无数MM的眼球,打出了品牌。它卖的就是牌子、是它的管理。手工制的梳子需要大量劳动力,在万州如果多有这么几家管理成功的企业,绝对可以大大缓解就业压力问题。

  天哪天哪,我居然还没写到移民后期扶持上来(这可是大头),真是太能扯了。

  7月7日23:12周四晴

  重点重点,终于要写到重点了。

  这次调查移民的后期扶持问题的主要形式是座谈、提问(和领导们)和走访。通常我们是先去走访再进行座谈和提问的,不然我无法想象没有走访我们能提出怎样不着边际又毫无实际意义的问题来。分成三五人小组的走访大家自然是比较感兴趣的,就我个人来说,很不喜欢坐在那里貌似认真的听领导汇报——全面而详细到着不出真正的重点,让人昏昏欲睡。特别是当我们走访回来,带着移民们的一肚子怨气和各种各

  样让我们除了安慰再也无能为力的问题听到的汇报通常却是移民工作做得如何成功、后期扶持取得了哪些成绩,实在是有些窝火。

  最先调查的移民区是龙宝区,那里的双河口移民新村是传说中的问题最多的地区。在前一天的饭局中就听牟书记说那儿的有规划很好的小区,但只是空壳,住在漂亮新房中的居民手中都没有钱。过年的时候牟书记和几个干部送了些肉和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给他们对口扶持的居民,因为拿不动就先送一家,其余的放在门口,没想到才从第一家出来就看到一群人在疯抢放在门口的东西!!去双河口的路上也一路被叮嘱不要随便和那里的居民接触,那儿的居民比较“野蛮”,常常栏下领导的车子诉苦水。可是这样特别的叮嘱倒勾起了我的逆反心理。到了龙宝果然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然后是一个气派的广场和移民局的大楼——据说这些漂亮的外观和厦门、南京、天津等地区的对口支援是分不开的。当时就有人问了广场周围的居民房有很多是空闲的,得到的回答是:“不空闲啊,都住了人了。”显然这个回答没办法满足大家(倒是事后提问时得到的“那些人都出去打工了”的回答还让人容易接受一点)。然后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去小区里面“参观”,说是深入小区内部,但是实际上只是在小区内部的街道上看了看,参观了安排可以参观的公共活动室,还有一个大妈的小家——大妈自然是对移民工作满口说好的。一路走下来,竟然看不到一点纰漏,是在让人怀疑。到不是我们是冲着阴暗面、尖锐问题来的,而是所看到的一切太好了,好到让那些官方说法显得那样遮遮掩掩、华而不实。到中午吃饭时,这种欲盖弥彰的做法已经被很明显的说出来了——中午太热(实际上那天是阴天),不要出去走访了。在一家体育休闲中心接待我们的,还给我们提供了游艺、桌球、乒乓球、沙狐球,(后来我发现这个中心竟然还有卡丁车!!这这样的定位,到底是为谁修建这座体育休闲中心的啊)明摆着是让我们不要出去。

  可是我们都是好奇的人呢,当然要出去探个究竟。于是分小组就出去了。我跟着正、副队长走(好光荣啊),半天找不到个人,就跑去打玩具抢(为移民做贡献)顺便聊天了解情况,聊着聊着一个扫地的大妈走过来了,指着我们的衣服说,你们是清华北京的吧,我要反映情况。我们一听觉得有戏,追问下去,知道她的情况其实不是移民问题的典型——非法集资,厂子因为移民搬迁倒闭(厂子倒闭是不是因为移民还值得怀疑)没法换钱,原来家里靠移民前繁华街道的的门面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现在补偿的门面根本没人要,小孩又要上北京,总之是罪过都在移民。那位大妈最后还把我们拉到她家去,一定要我们帮她向上面反映情况,要回集资款。

  等安慰好了大妈和她的儿子,自由活动的时间也到了,飞奔回体育休闲中心才刚好没迟到。其实我们这一组的还算不错的.,姚焕芬那一组据说被一群人围住诉苦没办法脱身了。看来这个移民区的民怨果然很厉害。刚刚亲耳听到这些民怨,亲眼看到漂亮的新区楼房内部的糟糕情况(我去的那一家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灯舍不得开、气舍不得用),回来听到的报告却是移民工作做得如何的好,移民局的干部如何的辛苦,在当时,实在让人有点无法接受。现在想来,也无法说这是移民局的错,四千多户、一万多人要动员搬迁,赶在不等人的水位线上升之前,个中困难可以想象。也不是所有的居民都那么通情达理,拿刀威胁的也有,死也不走的也有,对于补偿狮子大开口的也有,还有各种补偿的问题。然而当时只被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掩盖“内幕”所震惊,不断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低保每月到底多少钱(官方130,问到的没有超过50的),街上怎么如此冷清(本地无法找到工作,只有外出打工),失业率到底是多少(绝对超过所谓的“登记失业率”),还有治安情况,青少年的思想状况等等。在提这些问题的时候心理多数是有个答案了,潜意识里也知道不可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心里总是很不甘,听着那样冠冕堂皇的回答,心里堵得慌。

  后来牟书记总结发言,按他的话,他总结的都是一些移民局局长尽量避免不谈的负面东西,我当时还在心里小小的赞许了一下。事实证明,我那时是十分“天真无知”的,还是对所有听到的表面现象深信不疑。小强一语挑明——你以为他真的是在说负面的东西吗?他一个字也没说,一直在说国家给钱给少了!这话自然是有不少人不太同意的,我也是其中之一。可是事后翻看那时的谈话记录,竟然发现真的是没说什么实质的负面问题,每一个谈到的问题都会牵涉到国家给的钱不够——发展的投资不够,移民的补偿不够。我在心里也接受了小强的说法,只是十分不愿意。

  那天的双河口移民区的考察回来之后,大家就讨论调查报告如何写为由痛痛快快的各抒己见了一番,争论已经到白热化的边缘了。可是实际上大家的分歧没有这么大,多数时候争论的两方的思想是相近的,只是表达方式和角度不同罢了,争论争论,只是白天被憋久了,夜晚找个机会抒发一下吧。

  我第一次如此真切的看到了那么多移民后期扶持中、甚至普通百姓家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想来,移民局的负担也是那么重,国家也没有错——我们的国家本来就很穷,要做到对移民的完全补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说三峡工程本来就是一个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多数人的利益的工程,那么对于库区的人来说就太不公平了。想来想去,没有一方是有错的,却又想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只感到一阵悲哀。

  更让人难过的是,在双河口看到的景象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希望。大多数人只是在抱怨移民带来的苦,只是在家等着国家的补偿和低保(虽然这些人出去到本来工作岗位就紧张的社会上去竞争的确是处于劣势,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想要去奋斗的麻木实在是容忍看着心痛)。小邺和小强在网吧看到的青少年的情形更让人心痛。那些孩子的家庭大概没几个宽裕的,却整天泡在不赊帐的网吧里庸度日月,看不到小孩子的朝气,更把这个移民新村的的未来染得一片黯淡。也许这种情况不止是一个移民区存在的问题,但是我是第一次亲眼见看到、亲身感受到,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无能为力的悲哀和心痛。

  写着写着,日记的情绪都黯淡下来了,其实双河口是负面问题最多的地区,后来去的天城移民新区和五陵镇的情况就好多了。特别是天城,我们去采访的那个出租车司机家巨富有,真皮沙发、音响不说,居然还有水族箱!他开口就说共产党好,骂当官的腐败,还多次声明他是劳动致富,日子过得踏实。像他这样抓住移民的的机会富裕起来的虽然是少数,但是也反映出来人的意愿有多么重要。至于五陵镇的那次调查,情况友好有坏,以群众不满意居多(群众似乎总是不满意,即使情况并不是真的那么坏),一切也在意料之中。之后照例昏昏欲睡的座谈、问答,但心里已经有个谱,知道听到的话哪些真,哪些假,哪些话里有话。

社会实践日记 篇8

  这个学期,我们开展了一次以“遨游汉字王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和陈天蓝、叶芸、黄楚殷、候嘉俊、程文慧一起收获了许许多多的喜、怒、哀、乐。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奇妙和有趣。

  在遨游汉字王国中,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收获了不少,比如:字谜中有会意法、组合法、等;谐音歇后语让我懂得了,我们不因该写错别字;谐音笑话弄出了许多误会;仓颉造字这个神话让我们非常敬佩他;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日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个叫王懿荣的学者;一点值晚金,让我们知道了写错别字的不良后果;汪竹柏的赞汉字,更能表现出大对汉字的喜爱;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我们看到了行书有多么的流畅,柳公权的《玄秘塔杯》有让我们看到了楷书有多么端庄……

  我们做了许许多多的采访,配图,查找资料,照相……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更加了解汉字,更加喜爱汉字。

  汉字,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