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10 09:27:36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必备】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4篇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的有关精神,结合“xx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工作方案”,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目标,以科组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指导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为核心,以市级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课题的导向作用以及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扎实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和研究。总结如下:

【必备】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4篇

  一、抓好校本培训,观念先行

  综合实践活动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观念和课程意识也必须与时俱进。本学期围绕研究专题,继续加强指导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专家开设讲座外,还有提供书籍让指导教师“阅读”的自我培训,让学科骨干率先“研读”组织交流的培训;指导教师根据研究专题轮流担任科组活动学习的主讲人等。本学期,我校聘请专家到校指导研讨共8次。例如:针对老师们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课型不明晰的问题,我们请来了广州市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邹立波教授为我们作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课型与教学实施》的培训。培训中,邹立波教授运用案例,全面解析了设计与制作课、答疑课等课型的教学目标、要素结构和操作程序,并与科组老师围绕课型的落实开展了研讨交流,解答老师们在课程实施中的诸多具体问题,为指导教师落实各种课型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针对老师们说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请来了th区教研员周卫华老师进行了“如何说课”的培训讲座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理论培训和实践研讨,使指导老师的课程指导和实施水平不断提升。

  二、打造科组名师,以点带面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团队专业素质高,教研能力强。潘国洪校长是广州市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科组两位老师是中心组成员,多位老师有执教市级、区级公开课的经验。为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整体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本学期,潘国洪校长主动献课,在“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课例展示研讨活动”中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例:《珠江新城文化发展现状探究—成果整理课》。本次课例是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课型——成果整理课,课堂上学生展示的丰富活动和研究成果令听课老师感到震撼、分小组统整归纳观点以及生生之间提问、答辩等活动过程令听课老师产生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后,专家和老师们都给予了高度的好评,惊叹潘校长作为一名校长,担负着繁杂的管理工作,却依然坚守教学第一线,担任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亲自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探究活动,又潜心钻研、敢于创新,并率先垂范、执教市级研讨课,取得了极佳的教学效果,发挥了特约教研员在教学研究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探索有效教研,点面结合

  (一)有效实施“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教研模式

  有效的科组教研能提高科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本学期我校以市级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研究》为载体,以“主题课例研训结合式”教研模式为导向,对“主题先行—课例跟进—研讨交流—培训提升—行为跟进”教研流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围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方法指导能力”这个教师专业成长中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需要突破的专题,由骨干教师潘国洪校长校内展示《珠江新城文化发展现状探究—成果整理课》,科组老师们群策群力,与潘校长一起共同集备,潘校长以及科组老师带着问题开课,听评课,引领教师从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参与活动。研讨课后,组织教师对课例进行研讨交流,以研讨的主题为核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让教师在尊重中交流,在碰撞中领悟,在互补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共同发展。针对课例研讨中突出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理论的支撑,寻求专业的指导,这就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培训反思后,科组内教师作进一步的行为跟进,对研讨改进后的课例进行再加工,再实践,潘校长把修正完善的课例再一次展示,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拓展提升。这样通过以点带面,全员参与的科组教研,实现点面结合,全面提升科组指导教师的方法指导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

  (二)善于发挥网络平台功能

  网络研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实现跨校级的研讨,也可以不受定点定时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我们力推打造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科组网络教研的研讨氛围。以天河部落博客为平台,以QQ科组教研群为方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网上教研与交流,引领科组教师共同发展。每月根据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通过天河部落博客给科组老师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例如:三月份网络研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规划研讨交流;四月份网络研讨主题:第三届“卓越杯”教学比赛——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赛后研讨交流;五月份研讨主题: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等,让老师们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

  四、围绕课题研究,面上开花

  “教而不研则浅。”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社区资源,深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前我校一个在研市级子课题;一个特约教研员的在研课题;一个区级小课题;20xx年5月,我校还成功申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7月th区“十二五”规划课题面上一般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研究”成功立项,在课题的带动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正行走在有效化发展的道路上,并向特色化道路迈进。20xx年3月,我校举办了综合实践活动说课比赛,这次的教学比赛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也使老师们在参与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进步;20xx年6月,我校承办了“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课例展示研讨活动”,潘国洪校长展示了一节精彩的课例,受到专家以及与会代表的好评;在“广州市第四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我校获得组织促进奖,有2篇论文、3篇案例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生成果《xx李氏大祠堂研究报告》获得广州市的'一等奖;“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研究成果集”以及《探寻xx文化之旅》校本课程资源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的一等奖和三等奖。

  五、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

  回顾一学期来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应该说,做了些工作,也取得了些成绩,但也有不少的困惑。在下一阶段的研究中,我校将接续严格执行原方案的计划,致力于课程的深度开发和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确评价较难把握。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正确的评价,建立健全完善的活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规范、有序、健康开展,这些都有待于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深入开展作进一步的实践和探究。

  (二)活动深度不足

  本学期,尽管老师们课程开发的意识增强了,主题开发的范围也从单纯的xx社区延伸到珠江新城,但是老师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开发出来的活动主题由于涉足的范围扩大,却面临着调查困难,难以深入开展研究的问题,导致有些主题活动研究深度不足,甚至半途而废。

  我校将以取得的成绩为起点,以创建“广州市优秀科组”、“th区特色学校”为目标,努力打造xx文化品牌学校。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2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效果显著。现将我在综合实践课的教学中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面向学生生活而设计的一门课程,就是为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我在设计课程中没有将课想得那么复杂。而是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最好不用“上课”或“教”这样的字眼,而是用“做”“实施”或“开展”更合适。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上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这个空间里,让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这对于我们也提出了一个严厉的挑战,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结构和自身素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些学习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喜而欣慰。他们那种敏锐的洞察力,那种高超的探究能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充分展示出了,活动给了他们欣然求知的乐趣,活动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二、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施中,我将它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对于我设计的这些主题,一节课完成是不现实的,为此我一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空间,深度参与实践过程,获得丰富体验。

  在准备阶段,在学生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室里讨论,由我来指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做出活动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孩子将模糊的问题有效合理地表述出来,并帮助与指导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

  在实施阶段,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经历与体验。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有安全问题,活动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一些指导,对一些必要的专题讲解和方法的介绍,并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自在的'组织活动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主题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综合实践中,研究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活动过程中的计划、活动成果的构想,都完全在学生自己手上。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探索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 思维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不重结果,而重过程,只要我们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成长起来了,这就是我的成功。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3

  “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综合实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学探究或数学建模活动,是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时要特别关注五个环节: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以及活动过程中师生互动的要求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密切联系实际,精心设计问题

  所谓“设计问题”就是设计“综合与实践”的活动内容。好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内容,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现实性;

  二是开放性;

  三是综合性;

  四是实践性。

  四者之中,现实是前提,开放性是保障,综合性是基础,实践性是根本。

  比如《估算玉米收入》

  1、学生课前做好调查种玉米的一些相关知识和信息。

  2、阅读理解,读题,了解王大爷种玉米、结玉米以及玉米销售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充分接触并发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出“小组合作,帮王大爷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合作解决书中的三个问题。在上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精神,还加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小组合作,用计算器帮王大爷算一算:

  (1)今年玉米大约收入多少元?

  (2)平均每公顷大约收入多少元?

  (3)预计比今年多收入多少元?

  然后交流各组计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结果。要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机会。

  二、广泛开展实践,加强合作交流

  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充分”,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应该包含“充分的交流”。比如在《铺甬路》活动中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了解信息,交流信息

  调查地砖的相关资料信息,交流选地砖问题。通过调查、汇报信息,学生了解花坛的大小以及铺甬路的位置和需要用正方形的地砖铺。然后

  (二)讨论选转问题。

  小组讨论之后,确定选择边长为25厘米的地砖,并说明理由。(1平方米正好16块)

  (三)解决问题

  先构建思路,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出甬路面积和每块砖的面积,再用甬路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就可以求出所需地砖的块数。然后小组合作计算与讨论,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全体汇报评价。

  通过这三个任务的完成,以达成“过程的充分”,“形式的多样”和“充分的交流”。

  三、重视反思评价,提升实践智慧

  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过程是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数学、进行数学反思的过程。所以,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概括归纳,形成正确的结论。比如在“24点游戏”中:

  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

  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

  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

  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

  2、同桌互算;

  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

  (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在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评价,帮助学生反思他们自己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的质量、效果,探索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便于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实践智慧的生成。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还是一门新的课程,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 篇4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

  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世界。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3,立足实践

  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20xx年北京奥运会热点等我都纳入自己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

  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在在教学中着眼创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05-20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09-03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总结04-09

综合实践工作总结11-20

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03-25

综合实践教研组工作总结10-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总结09-06

学生综合实践自我评价08-17

小学综合实践工作计划12-14

有关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集锦9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