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中人的异化与回归探讨论文

时间:2022-10-27 04:46:29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互联网环境中人的异化与回归探讨论文

  从黑格尔客观精神的异化、费尔巴哈宗教的异化,再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异化”作为哲学范畴第一次获得科学界定是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异化”从词源上追溯源于拉丁文aliena-tion,有转让、疏远、差异、让渡等意思。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种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善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与日俱增,而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一些人深陷其中并逐渐迷失自我,所有这些都说明网络对人们造成的异化凸显。

关于互联网环境中人的异化与回归探讨论文

  一、网络对人造成异化的表现

  网络对人的异化源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们在现实与虚拟中游离和徘徊,甚至将虚拟世界的行为习惯带到现实生活中来,造成人们对现实与虚拟的认知界限模糊,从而造成了人的异化。

  (一)个体理性缺失

  理性是人们用思想把握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它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提高和飞跃。具备理性认识思维可以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透过纷繁多样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避免非理性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网络环境对人的异化归其本质属于技术异化的一种,网络技术使人们生活简易化的同时也使人们对技术产生过度的依赖,个体逐渐丧失了原有的理性。

  (二)主体能力和地位弱化

  从科技的本质出发,以人为本,方能显示出技术的价值和意义。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机器的依赖性增强,造成人们自身的体力、智力等基本能力逐渐退化。大量新型软件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使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放置一边,长此以往,人们的主体能力将不断下降,而人们也逐渐被自身制造出来的工具所取代。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一旦人们成为机器的附庸,单纯地追求机器所带来的物质利益和社会价值,人自身的价值追求就会被社会价值追求所取代,成为财富制造的附庸,异化为财富制造的工具。

  (三)人际交往受阻

  网络方便了个体之间的联系,使人们的个体意识增强,但同时削弱了个体对群体的相对依赖,原本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被分解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个体逐渐从群体中分离出来,不利于个体人际交往的开展。网上交往是借助机器进行的,人机对话的形式掩盖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使个体忽视了现实中情感的需要以及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人的言谈举止被转化成二进制的语言,很难使人们完全把握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久而久之,使人们陷入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困境。

  (四)伦理道德体系面临重构

  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营造了超越现实的“自由和平等”,人们在网络空间里可以不受现实伦理道德的束缚,而这种虚拟的“超自由”反过来又反映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表现上,从而与现实生活中己经建构好的伦理道德等规范体系产生冲突和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个体道德价值观和个体责任感的异化。网络世界中充满各种信息,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人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再加上人们的判断力、自制力参差不齐,从而造成个体价值趋向紊乱,道德判断力降低。

  二、网络造成人异化的原因分析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的异化是由于主体化过程中客观规律对人的影响和支配,在网络环境中,“异化”的产生更多地是由于人对虚拟世界的处理不当、人的病态心理及网络法规的不健全所造成的。

  (一)人和实践的虚拟化导致主体性迷失

  人的实践活动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时空上的延伸,将不同地域的人们联系起来,使虚拟的关系有了交互性,并且网络具有现实世界的某些特征和功能。在虚拟世界中的这种关系并非无中生有,它是基于现实世界的社会关系,又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束缚,网络世界的这种超现实“自由”吸引着人们在这里寻求现实世界中所得不到的满足和快感。然而网络世界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二者的社会关系也不能一一对应,现实世界中的一些实践活动诸如情感的表达不能完全在网络世界中进行,这就造成现实与虚拟的错位,使主体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将虚拟世界中的一些行为反映到现实生活中必然会造成与现实社会规范体系的冲突,引起个体主体性丧失进而导致人的异化。

  (二)病态心理造成人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首先,人的解压心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速,导致个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个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使人们急切地寻求发泄压力的途径,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相对而言不受束缚的特点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其次,人的依赖逃避心理。网络世界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工具,许多人也认为虚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在电脑前,丰富的信息使人们应接不暇,人们热衷于网上聊天、网上购物等等,使自己在这种“忙碌”和新鲜感中麻木自己,暂时忘却现实的不满。再次,人的破坏心理。网络世界的身份不透明性使人们可以匿名交际,这也刺激了人们的破坏欲望,而这种破坏心理的动机也正是来源于现实世界里的不满、不公平待遇、不正当竞争等。

  (三)网络社会规范体系不健全

  首先,网络社会规范是由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以及网络礼仪共同构成的规范体系。网络技术虽然突飞猛进地发展,但相应的网络规范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现实生活中现有的规范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全新的虚拟网络社会系统,这就造成了网络规范的空白,也使得网络对人的异化有了可乘之机。其次,现实社会的规范体系与虚拟世界的规范体系,网络世界的新旧规范体系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使得网络规范在执行当中难以实现。再次,网络世界个体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即使同一种规范,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执行力,产生的行为结果也就因人而异,异化现象也就不可避免。

  三、网络社会中人的回归

  网络技术具有中立性,尽管它给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异化,但这种异化不是无法避免和挽回的,关键是看人们如何运用这种技术,为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策略,使人们从网络环境造成的异化状态中摆脱出来,实现网络环境中人的异化到回归。

  首先,要提高人们理性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普及网络知识,对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要有清醒的认识,时刻关注网络行为在现实世界的有效性,不可做出“跨界”行为。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交往应该考虑到网络的虚拟性和不透明性,注意网络空间的多元和隐蔽,理性地对待网络的使用,社会的正向宣传、家庭的有效引导、个人的自我约束,多方合力共同做好网络教育宣传,引导人们理性对待网络,避免深陷其中迷失自我。

  其次,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伦理道德规范性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和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使人们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行为受到制度和舆论的双重约束。加强网络道德知识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在上网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构建网络法规体系,强化网络监管功能,不仅要加强网络监管人员的素质,还要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共同维护好良好的网络环境。

  再次,普及心理学知识,建立完善的心理治疗机构,引导人们正视自己的网络心理和网络行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社会压力与日俱增的时代,人们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亚健康”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学习一些心理学相关知识,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心理问题的潜在威肋、,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互联网环境中人的异化与回归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与学科探讨论文11-04

校园卡数据构建用户的数字行为探讨论文08-23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探讨论文11-15

香港回归祝福语12-22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论文范文11-13

互联网的创业计划12-18

互联网公司实习心得12-13

互联网个人简历10-11

互联网行业述职报告08-28

互联网求职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