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基于3G网络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创新应用论文

时间:2022-10-06 15:55:04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内外基于3G网络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创新应用论文

  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和电子图书阅读器等移动终端阅读图书、报纸、杂志和各种文档,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这种随时阅读、方便检索且高效低耗的数字化阅读方式,适时地迎合了追求效率和简洁的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承载介质的改变并不足以改变人们阅读的习惯,而大众阅读需求的改变才是这种变革的原动力。面对这种阅读需求的改变,国内外公益服务体系下的图书馆相继创建了以智能手机为阅读终端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这在不同方面和程度满足了人们的移动数字阅读需求。本文将通过多重视角分析现有模式下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移动数字阅读用户的需求特征,探讨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

国内外基于3G网络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创新应用论文

  1 国内外移动电子阅读用户的需求特征

  美国IDC公司的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2.7亿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5.5%,其中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已成为智能手机最主要的消费市场。全球知名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近期的调查发现,75%的日本人都会通过手机来上网浏览或是将内容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美国和欧洲的比例同样高达44%和39%。截至2010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已达2.77亿,通过手机阅读的用户规模达1.18亿。根据第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我国人们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是“文献获取便利”,其次是“方便信息检索”。由此可见,这种通过手机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已逐渐被各国大众接受和选择。

  1.1 碎片化的阅读特征

  人们选择在资料室或图书馆等固定场所,花上一整块时间通过深度阅读和专业学习获取知识的阅读方式,目前正逐渐地被旅途中或等候时基于各种移动电子设备的“浅阅读”、“浏览式阅读”、“非线性阅读”和“互动式阅读”所取代。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移动式数字阅读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第三代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与高度智能化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相互融合,进一步加速了移动数字阅读的普及和应用。移动数字阅读不仅适应了当代多元化的人群结构、快速的生活节奏及变幻的生活场景,而且还营造了一个真正“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学习氛围。

  1.2 开放式的知识构建过程

  传统阅读方式由于时间地点相对固定,人们往往先是在巩固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出待解决的问题后,通过现有知识的深化整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再去查找固定体系结构的知识和信息。可见传统阅读方式的知识构建过程是建立在“一步到位”式的心理动机上的,而移动式数字阅读往往是建立在点滴知识、零碎时间和多种多样的阅读场景下,阅读的目的比较随意,而且常常伴随阅读者的“灵感”闪现而迅速转变。人们面对无序的信息,纷乱的知识碎片,通过大量零散时间逐渐积攒进而完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构建。积水成渊、积土成山式的心理动机引发了移动数字阅读行为,知识构建过程中随着大量信息的摄取,人们完成自有知识拼图的心理预期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极大地扩展阅读者的信息获取面积与意愿。

  1.3 智能化的移动数字阅读终端

  手机,特别是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第三方程序来不断扩充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由于运算效能的提升、用户界面的友善化、价格持续降低、显示屏幕面积增大、支持高速3G网络、可浏览多媒体网页等特性,正在逐渐成为移动数字阅读的首选。甲骨文公司2010年10月发布的“移动通信的未来”报告中,已明确指出“22%的人希望其手机在5年内可当作电子阅读器使用”。而且,“移动互联网市场未来的增长势头必会超过桌面互联网市场,其增长速度也将快于大多数人想象的程度。未来5年,手机上网用户将超过个人电脑上网用户”。

  2 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

  移动数字图书馆将无线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普及率飞速增长的智能手机作为移动数字阅读终端,补充和延伸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它在具备数字图书馆一般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可移动”的特征,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5-6]。

  2.1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图书馆结合移动通讯技术开展服务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面世的初期,美国的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就推出了“无屋顶的图书馆项目”,意为测试使用PDA检索图书馆资源的可行性,然而,受当时移动终端功能与普及率限制以及通讯传输技术不成熟等因素,该项目几年后就终结了。2000年9月,日本的富士山大学图书馆开发出了基于I-mode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首个手机书目查询系统——“I-Book Service”。芬兰的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11月开始使用该国Portalify公司开发的Liblet TM系统,以短信息方式为读者提供到期通知、馆藏查询、预约等服务[9]。

  如今移动通讯已进入3G时代,利用支持3G网络的智能手机上网浏览图片、听音乐、看视频等,现今的无线传输速率均可满足,借此国外已有几百家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开始提供3G网络下多样化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例如:美国的耶鲁大学、杜克大学、伊利诺大学,加拿大的莱尔森大学、丹麦的奥尔堡大学,西班牙的加地斯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和德国的科隆大学图书馆等[10]。

  2.2 3G网络下移动数字图书馆的两种连接模式

  目前3G网络下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连接模式,一种是“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通过手机浏览器访问互联网上的移动数字图书馆网页,这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是“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通过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特定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采用统一的网络协议直接读写数据库,开启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2010年夏季由Axiell公司和丹麦的Gladsaxe公共图书馆共同研发的“Gladsaxe Bibliotekerne”,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现已推出了支持iOS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的两个版本。西雅图公共图书馆、华盛顿公共图书馆和加州圣克拉拉郡图书馆也都以这种模式开展了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比利时的Ghent大学图书馆推出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不但可以安装在支持各种移动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还可以安装在支持Java程序的非智能手机上。

  2.3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开通的服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3.1 OPAC移动书目检索 这是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开通的最主要的服务,多数图书馆都在采用Innovative公司所研发的移动OPAC-AirPAC,检索查询图书馆的OPAC。系统可为读者提供馆藏详细目录、读者已借书籍到期日、预约图书和续借等服务[10]。

  2.3.2 短消息通知服务 读者只需通过发送不同预定格式的短信息到图书馆提供的号码,即可完成查询借阅记录、馆藏、期刊目次,办理预约、付款、续借或简单参考咨询等操作。这项在2G通讯时代被广泛采用的服务方式,至今一直被众多国内外图书馆延续使用。

  2.3.3 移动馆藏 提供在移动终端上使用馆藏电子资源,包括有声书、电子书、电子期刊、有声在线课程、音乐和影像资料等。例如:纽约公共图书馆和Overdrive Digital Media Services公司合作,为读者提供有声书、电子书、影片及音乐文件等资源下载服务;读者可以从杜克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下载多达20个主题的32 000多张图片;弗吉尼亚大学的师生可从该校移动数字图书馆下载上千种电子教科书在智能手机上阅读;耶鲁大学法学院移动图书馆提供了教学影片的下载服务。

  2.3.4 移动图书馆导览 将移动数字图书馆提供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文件下载到手机上,读者就能通过手机收听或观看整个图书馆的概况、到馆路线、服务内容、各种网络数据库教程和最新活动信息等[10]。

  2.3.5 QR二维条码应用 巴斯大学图书馆将馆藏文献的题名、作者、来源、索书号、所在楼层和书架号等信息制作成QR二维条码显示在书目查询结果里,读者只需在具备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上安装QR

  二维条码读取软件,经扫描译码后通过手机屏幕显示的馆内路径便可定位到文献的具体位置。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先将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通过QR二维条码关联,读者用手机对纸本期刊架上贴的QR二维条码扫描译码后查询是否有该刊物的电子版馆藏,如果有便会显示网址,方便读者直接用手机上网查询。

  2.4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实践情况

  我国移动数字图书馆早期研究比国外晚,但是发展很快。朱海峰在2002年提出了将无线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数字化图书馆实现“无线图书馆”的构想,为移动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做了充分的铺垫[11]。从黄群庆对移动图书馆服务的重要意义、实现模式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的论述[12],到胡振华、蔡新探讨将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化图书馆结合起来实现其功能和技术构架[13],再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图书馆开通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14]。虽然短短几年我国图书馆界就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全过程,但是大多数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都是属于单一的短信息服务模式,多元化程度不够,据国外先进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项目还存在明显差距。

  3 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现状与反思

  通过对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项目的调研,发现目前几乎所有项目都是将图书馆的OPAC系统简单的移植到面向移动设备的专有网站上,再配以包括图书馆新闻、简介、到馆路线和预约服务等内容的读者指南类栏目。图书馆手机短信息参考咨询服务与人工语音咨询相比交流的信息量相差太多,而且读者承担的通讯费用会更高,现阶段根本无法拓展深层次的咨询服务。要实现移动数字图书馆完整的应用服务,就是要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快速、便捷、低成本的检索到所要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正文的需求。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彻底解决在构建公益服务体系下移动数字图书馆内容、技术和读者费用这三方面的难题。

  3.1 内容的选择

  图书馆文献最大的价值在于内容而非文献承载介质的表现形式,数字资源的内容能否满足读者需求才是其应用价值的核心。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群不同,专业图书馆和综合性图书馆的读者群也不同,只有在仔细调研读者群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提供相应的数字资源内容。不能盲目地将所有数字图书馆资源全盘移动化,而且现阶段实现这一目标在技术上也存在不少困难。

  3.2 技术的突破

  公益服务体系下移动数字图书馆产业链由数字资源内容供应、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无线传输服务平台以及终端阅读器产品这4大环节组成。只有突破以下技术瓶颈才有可能彻底打通整条移动数字图书馆产业链:①现有数字化资源应重新思考移动访问接口问题,目前图书馆大量的电子书、电子期刊和网络版数据库平台都不一样,没有通用的接口供访问;②不同数字资源的数据存储格式不同,各自的文献加工标准以及数字版权保护的办法也不一样,必须考虑到待选数字资源的版面表现力、信息表现效率、安全性、标准性、对不同智能手机移动操作系统的适应能力等种种因素;③面向桌面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为相应IP地址范围的用户免费开放,以智能手机为阅读终端,游离在特定IP地址段外的用户如何获取这些数字资源的使用权限,是通过手机号码、SIM卡信息还是手机IMEI码注册认证获取使用权限,还是其他方式需要慎重考虑。因为以上认证方式如使用不当会造成用户信息外泄,增加读者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顾虑。

  3.3 读者费用的降低

  这里所说的读者费用是指读者在获取数字内容过程中向移动运营商缴纳的数据流量费。虽然目前数据流量费较3G服务推出时有所下调,但已经习惯于工作中免费上网享受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读者来说,如果移动数字图书馆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文献正文获取或更深层次参考咨询需求,当前的3G资费标准肯定尚未达到普通读者向移动数字图书馆用户转变的心理价位。

  4 推动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切入点

  创建成熟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模式,是一个从理念创新到研发测试再到实践运行反复历练的过程。目前数字图书馆处在基于互联网的桌面化向移动化发展的阶段,其目标定位与技术的发展和服务的创新密不可分。为使移动数字图书馆突破现有瓶颈,能被更广大的

  移动数字阅读用户所接受,以下几方面可成为推动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切入点。

  4.1 扩展QR二维条码应用

  将馆藏书籍的目录和部分内容转换成几个QR二维条码,再将条码添加到OPAC移动书目检索结果中。读者通过智能手机安装的条码读取软件将检索结果中的QR二维条码转换成文字后再展开阅读。以上应用一则方便读者迅速了解书籍内容和结构,符合移动数字阅读的碎片化特征;二则大大减少了网络数据流量,节省了读者费用。

  4.2 开展多元化的移动数字图书馆连接模式

  B/S模式对智能手机硬件性能的要求低,各种数字图书馆资源不会因为手机系统的不同而导致操作结果的差异,但缺点是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数据流量较C/S模式要大且加载速度慢。在建设移动数字图书馆时要充分考虑到本馆的资源状况和读者的具体需求再搭建移动数字图书馆架构,也可以两种连接模式都采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的基本需求,也可以通过安装多种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程序为高级读者或活跃读者定制个性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两种方式兼而有之、取长补短能充分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

  4.3 以微博客的形式深化学科馆员服务

  微博客是一种结合即时消息和博客特点的消息发布系统,它的出现充分发挥了智能手机作为阅读终端的互动性和及时性特征。移动数字图书馆可开通微博客项目,方便学科馆员们开展多个专业领域更专、深、精的信息推送服务。学科馆员利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导读报告、自己日常的导读服务工作感悟、心得、设计、导读课件等上传发表,在第一时间向跟随浏览的读者群组进行信息推送服务,加强读者跟馆员的交流,提高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能力,达到相互激发的导读目的[15]。

  4.4 智能提示与文献分享功能

  移动数字图书馆可保留注册用户以往检索历史和检索策略,当该用户再次检索时,不需要重新输入,直接选择以往的操作记录便可。如果选择以往检索策略,系统将标注结果中的新增内容主动提示读者阅读;也可在用户输入新检索词组时智能提示多组相关检索提示或热门词汇。当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检索到某一文献,可以给文献添加批注,提示学生或组员此文有价值、需精读讨论等,或者也可以实名或匿名方式推荐给更多人。充分开发智能提示和知识分享功能,可使移动数字图书馆信息浏览变得更加简便和迅速,并充分考虑到了智能手机作为移动阅读终端的便捷性和随时在线的特点。

  5 结语

  技术的发展与服务的创新互为因果地推动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丰富着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基于3G移动通信网络,人们通过智能手机灵活便利的访问数字图书馆,享受打破时间、地点和空间限制地查询、浏览和获取海量馆藏资源的“移动信息服务”,将是未来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形式。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不久的将来亦将成为数字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群体。虽然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模式还受诸多技术瓶颈和服务形式的限制,但是在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下,数字图书馆在理念、技术、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创新的相互融合,必将营造出更加完善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模式。

【国内外基于3G网络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实践现状和创新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网络安全应用论文范文11-13

计算机网络应用论文07-22

网络安全中机器学习的应用论文范文11-13

物联网应用论文07-24

计算机应用论文02-16

物联网应用论文(精华)07-21

物联网应用论文(11篇)11-06

物联网应用论文11篇11-05

移动公司社会实践报告09-23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安全实践论文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