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农业创业故事

时间:2019-11-17 20:05:04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大学生农业创业故事

  几年的创业实践,让师智敏更加相信,农村对大学生来说应该是个广阔的天地。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农业创业故事,欢迎参考!

大学生农业创业故事

  大学生农业创业故事一

  创业是大学生证明自己能力的1种方式,也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1种途径,值得推广。在此给大家讲解大学生师智敏的农村创业故事,以来激励那些农村创业的大学生们。

  师智敏是个农民,他是一片千亩有机果园的主人,但他也是湖北省的大学生创业明星。这种有些奇怪的身份组合让他有了1个新称呼:新农民。他有个看似矛盾的观点:农村很需要大学生,但大学生不要盲目到农村创业。这个观点来源于他曾经走过的创业“弯路”。

  葡萄种得很好,但他失败了

  师智敏出身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1个贫困农村家庭,1994年以优异成绩“跳出农门”,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入学半年后,师智敏却做出了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举动:要求转到华中农业大学学习果树栽培。他在转学申请上写道:“我热爱农村,我必须走自己的路。”

  大学毕业后,师智敏又做了一回“傻事”,放弃到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到四川一家园艺公司去打工。在那里,他与同事一道先后攻克花卉和反季节水果种植的一些难题,并从技术员升任到公司的副总经理、董事会成员,月薪4000多元,医疗费全包。

  日子应该说过得挺安逸,但他说当时有股急迫的创业冲动。1999年,他带着妻子回到了老家农村,接管了爸爸2亩多的葡萄园。凭着他的技术和精心管理,他把这个小葡萄园盘活了。过去爸爸打理的时候只能收入3000多元钱,但他却收入了1万多元。可是账算下来,他却很灰心:两口子在外面上班,两个月的收入就过万了,现在辛苦做一年却这么一点收入;继续扩大规模吧,可自己并没什么积累。这样守着葡萄园能有什么出路呢?

  带着些许心酸与无奈,师智敏开始重新就业,决心为资金而积累。可几个月后,他的创业欲望再次被点燃,结果却又重蹈覆辙,陷入了另一场创业失败。

  看着迁插的桂花枯死,他的泪落在心里

  咸宁是有名的桂花之乡。为发展这一特色产业,当地大力鼓励发展“桂花经济”,当时一棵桂花树苗能卖七至八角钱。师智敏觉得这是个机会,盘算着如果一年能培植出80万株桂花苗,那一年也有几十万元的收入,他认定这是个创业的好机会。

  丹桂有花无果,只能迁插不能播种。师智敏借了一笔钱,搭起了大棚,准备好好干一场,可这种兴奋并没有维持多久,迁插下7万多只桂花枝后,他发现这边都还在迁插,那边的却在枯死,叶子掉了一地。看着这没有意想到的一幕,师智敏狠狠摔下桂花枝,望着妻子一直以来支持自己的眼光,想着家里一直以来对自己转学学农和回乡创业的不理解,他的泪落在了心里。

  师智敏多少有些绝望,他匆匆甩下桂花苗计划,收拾行囊,像“逃亡”一样带着妻子外出打工。背着债务和愧疚再次来到异乡,他们约定,5年内再不谈创业的事。

  如今再次回忆起这段往事,师智敏说自己是学果树专业的,对桂花的迁插技术并不了解,光有一股创业激情,是这次失败的主要教训。两次失败的教训使他明白了1个道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应该不同于普通农民的农业生产,而应站在高起点上发展现代农业,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资金储备。这是自己两次走过的 “弯路”留下的财富。

  农村有天地创业需努力

  2002年,师智敏还清了债务,两口子还有了一笔积蓄,而且2年多的打工生活中他继续学习果树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和妻子再三权衡和商量,认为时机已成熟决定提前回乡创业,并制定3步走的“高端水果”种植计划,以小规模无公害水果种植起步,然后做有机水果,最后实现千亩有机水果规模目标。

  返乡后,师智敏建起50亩无公害水果示范园种植优质水果,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桃、李、梨等150多个品种,从中筛选出十三个适合咸安的优质品种。虽然种出的水果价格是普通水果的三四倍,但非常俏销。

  师智敏创业走了成功的1步,2年后,他迈向创业规划的第二步,开始涉猎农产品种植的“制高点”——有机水果。2004年,师智敏在横沟桥镇租下425亩荒山发展有机水果,并与母校签订合作共建湖北省有机园艺研究所协议,华中农业大学派出8位专家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心做兼职研究员,并常年派研究生专门做有机水果项目研究。

  2007年4月,他又新开辟500余亩有机果园,整个有机果园规模达到了1000亩。目前,师智敏的千亩有机果园全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认证。在他的果园里,有桃、李、无花果、杨梅等十多个品种,去年已经实现产值近200万元 。

  如今,师智敏已将户口迁回了农村,成了1个实实在在的农民,但他已名震一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千亩有机水果庄园,还带动了十多名大学生扎堆创业当起了“新农民”,带领300多户农民走上了发展林果产业的创富之路。他因此还获得了“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湖北省10大杰出青年农民”等荣誉。

  几年的创业实践,让师智敏更加相信,农村对大学生来说应该是个广阔的天地。师智敏告诉记者,他每年都要新招两三名大学生到他的基地上来共同创业。现在,他一共有32名员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农业创业故事二

  酸菜是深受很多人喜爱的一种菜肴,不仅在市场中可以随时买到,其实在家动手制作也是十分简单的,就是这日常生活中的美味,让袁振莹看到了商机,在艰苦奋斗了八年之后,袁振莹一跃成为了当地著名的企业家,可以说是酸菜成就了她的美好人生。

  袁振莹说:“只要有资源,再小的农产品也能做大做强;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提前放弃,一旦目标确定,跪着都要爬过去。”袁振莹的`酸菜生产线在陇南市武都区西关腾飞大厦二楼,80多个大缸摆放了一层楼房,30多个工人在择菜、清洗、切菜、装缸、包装。每天晚上,农运车将原料从山区农田运进城,送进袁振莹的仓库,另外一些车辆将装好纸箱的酸菜运出,送往兰州、成都、西安等地。 开始的那一年,做好的酸菜卖不出去,袁振莹在兰州给人送,在天水开展“一分钱一袋酸菜”促销活动,只收硬币一分,煞是热闹。仅在2007年10月,送出了5万多元的酸菜,总算在兰州和天水打开市场。

  电子商务兴起后,更多的酸菜一件件由快递公司运出,销售到全国各地。 袁振应说:“正在开展‘寻找海外游子,品尝家乡味道’活动。不管多远,只要快递能送到,不管花多少钱,我都愿意将自己的酸菜送去。”一袋酸菜赚一毛钱,中国人每人吃上一袋,可以赚1亿元。利润空间很大。这取决于资源优势。因为陇南武都的山泉水和山野菜做出的酸菜味道特别好,百吃不厌。酸菜可以直接包饺子。小麦粉加上酸菜可以做成很独特的酸菜面饼。酸菜炖鱼汤,风味更是独特。以前是家家户户自己做着吃,袁振莹是做起来让全国人民吃。结果做成了甘肃著名品牌。

  “我现在想建一个气调库,将更多农户的生产的原料存放起来,保证在冬季生产新鲜酸菜。这需要200多亩山地,正在申请。”袁振莹蛮有信心。最近,他在互联网上开设了自己的网店,并推出圆根香“雨林生”品牌,展示了实体企业在网络销售中的优势。线下有企业、有批发、有零售,线上有更大空间的促销,袁振莹这时开始琢磨:怎样让更多的人借自己的产品更方便地赚钱,怎样把自己的企业办成社会团队企业或大众化企业,让更多的电商自愿加入自己的营销团队,通过推销圆根香“雨林生”酸菜致富。“一定要先让别人赚钱。让大家赚钱。不能只考虑自己赚钱。”

  袁振莹设计了自己的批发后台:圆根香雨林生酸菜供货平台。让电商会员直接在这个平台上下货。价格低于圆根香自己在网上的零售价。电商会员不需要跑路来厂里提货批发,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点开圆根香的供货平台,下单后,圆根香总厂就会把货物发出。完成让利差价交易,每件货能赚到5元。这个办法很好的解决了那些没有生产实体、没有仓储能力、资金短缺、常规批发提货难度大的电商面临的困难。 甘肃文县黎平乡的刘小鸣开办的网店叫“甘肃天成特产”,和袁振莹联系上以后,直接在网店叫卖圆根香雨林生酸菜,客户向他递交订单后,他再向圆根香公司递交一份订单就可以了,感觉方便得很。 袁振莹这一招,很快吸引了兰州、天水、成县等地的电商,直接加盟圆根香营销团队。这些会员坐在家里,像二传手一样,推销袁振莹的酸菜。随着数据不断上升,袁振莹心里乐开了花。实体企业大多数只图自己赚钱,想着垄断市场,袁振莹宁可自己不赚钱或微利多销、保本销售,就想用这样快捷的办法带起更多电商致富,同时带动更多农户致富。这一办法实施20天时间,会员发展到40多人,发货1800多件。

【大学生农业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1.穷大学生带领200同窗创业大学生创业故事

2.搞厨房出租大学生创业故事

3.卖菜大学生月入30万的创业故事

4.烙大饼创业故事

5.成功创业故事精选

6.李想的创业故事

7.眼光要长远创业故事

8.老主顾的创业故事